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富顺县:激活乡情院落“密码” 乡村治理呈现新局面

2021-11-16 22:36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网记者 郑鑫玉

初冬的马安村,黄灿灿的爱媛柑橘挂满枝头,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盘鸽山驿站正在召开院落坝坝会,村民纷纷向“管家”建议招工,解决水果采摘高峰期人手不足的问题……这是11月16日狮市镇马安村乡情院落里的一幕。

在“线上”,村民交流群也热闹非凡。连日来,大家都在热议村里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事儿。对于马安村来说,这意义非凡。过去他们拿下了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治理有效村、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此次凭借着“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马安名片”正式递向全国。

近年来,富顺县聚焦末梢治理责任主体不明确、治理方式不相适、保障机制不到位等问题,坚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探索精细化院落治理新支点,推动乡村高效能治理向院落延伸,乡村治理呈现出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新局面。

选优“微管家”

“王大娘,你女儿双十一给你买的羊毛毯子到了,我在村邮站办事,顺便帮你取回来了。”11月15日,琵琶镇金竹村的“微管家”陈远明骑着三轮车,把独居户王大娘的快递送上了门。

“小陈,谢谢你。还要麻烦你帮我看一下这个垃圾分类对不对。”王大娘接下东西,询问陈远明自家院子里的一堆纸壳、厨余垃圾分类是否正确。

陈远明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大家的推荐下,热心的陈远明被推选为金竹村的院落“微管家”,为村民提供产业发展、调解纠纷、人居环境整治等服务。

像陈远明这样的院落“微管家”在富顺县还有70余人。据富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彭万松介绍,为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米”,富顺县将寄托本土文化和人文特色的农家小院作为基本单元,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精细化水平。探索组建院落管理委员会,从党性修养好、群众基础好的热心村民中选聘院落“微管家”,以管家积分制管理为载体,让其成为扎根群众身边的政策法规“宣传员”、村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乡风文明“引领员”、人居环境“监督员”、跑腿代办“服务员”、产业发展“勤务员”、平安建设“守门员”,实现“微管家”发挥大作用。

抓实“微治理”

初冬时节,安溪镇马山村果农何峰的百亩水果园进入采摘季,他们一家正忙着将水果分类打包,利用“双十一”将他的金秋砂糖橘销往全国各地。何峰说,在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的技术指导下,他的水果今年大丰收,品质也上去了,而且村第一书记还帮他搞了直播,在果园里就直接卖货,收入比去年涨了3成。

去年开始,富顺县以“生态美、产业强、人文好”为目标,从乡情院落这一“小切口”入手,不断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坚持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实施“微管家+善治兴乡”“博士站+智力下乡”“新乡贤+订单农业”“书记+代言家乡”“社会组织+公益助乡”五大工程,扩大乡情院落覆盖半径,进一步壮大治理“朋友圈”,画大乡村治理“同心圆”。目前,富顺县依托28个博士顾问为乡(街)提供智力下乡服务400余次,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约400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指导培训、帮困助残、直播带货等活动600余次,收集村情民意500余条,调解群众纠纷180余件,真正做到“想民所想,解民所忧”。

做全“微循环”

路过团山子大院,王大娘开心地对陈远明说:“小陈,我扔垃圾的时候,看到垃圾桶都塞满了,我就联系了环卫来清运,记得帮我加分,我还等着去超市换瓶酱油呢。”

“知道了,我们村的积分情况都在墙上挂着呢。”陈远明回应道。

为提高自治水平,富顺在乡情院落治理过程中实行积分考核,采取村民自评、支部初评、总支评定的方式进行积分,将村级集体经济20%收益投入村级公益金,通过“积分超市”兑换物资、荣誉家庭评选、年度奖励分红给予鼓励,既广泛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又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的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目前,全县设立“积分超市”25个,累计兑换物资60余万元。

据悉,为推动乡情院落治理常态化,确保乡村治理生态良性循环,富顺县还加强组织保障,落实乡镇领导包点总负责、村(社)定点月评比的长效管理、督促、考核机制,将乡情院落打造纳入抓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同时,加强经费保障,除各村重点打造项目单独核算“政府投入+群众投入+社会捐资”外,各村公共运行维护资金重点用于乡情院落环境整治和文化氛围营造,对项目进行量化考核、评比奖补。

编辑:彭彦彰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