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巩固提升经济运行向好态势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020-07-16 19:02 川报观察

0

分享

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

以坚决有力措施抓实抓好各项部署落地落实

巩固提升经济运行向好态势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尹力邓小刚出席

7月16日,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省委书记、省委财经委员会主任彭清华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当前我省正处在疫情防控巩固关键期、决战脱贫攻坚收官冲刺期、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提振期,既要涉险滩、攻难关,又要抓机遇、谋发展,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决心,以坚决有力措施抓实抓好省委既定部署落地落实,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巩固提升经济运行向好态势,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尹力,省委副书记、省委财经委员会委员邓小刚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关于落实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部署情况、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总体研判、重点行业领域运行分析及做好下半年工作安排建议的汇报。

会议指出,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看待宏观形势,进一步增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信心决心。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疫情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对世界经济影响程度之深远超预期,但我国经济“稳”的基本面和“好”的大趋势愈发明显,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回旋空间。

与全国一样,我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效,走过了从经济遭受重创到实现恢复生产、需求逐步回暖、供需渐趋平衡的艰难历程,经济循环已逐步恢复常态化运行,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

同时,要高度关注全省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趋势性、倾向性问题,兼顾转型升级带来的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拿出针对性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会议指出,要准确把握当前影响发展全局的重大关系,牢牢掌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要把握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既慎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又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加快形成更有弹性、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把握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发挥四川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优势,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更多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铆接点”,塑造新的增长空间和增长方式。

把握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自身发展的关系,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支撑国家战略实施,以自身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区域能级整体提升。

把握做好当前工作和谋划长远发展的关系,既狠抓“六稳”“六保”工作落实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又抓住契机、结合实际推进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举措,奠基四川发展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会议指出,要紧盯重点领域攻坚突破,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把“两新一重”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特别国债等政策红利,抢时启动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加快推进已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

推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围绕构建工业“5+1”、农业“10+3”、服务业“4+6”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在抓创新、强主体、促融合上下更大功夫。

着力促进消费持续回暖,启动新一轮促消费扩内需行动,合理增加公共消费,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回补和市场繁荣。

加快释放改革乘数效应,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谋划推出一批助企纾困、民生保障的改革举措,做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

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落实国家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措施,出台更具竞争力的引资政策,支持外贸企业平稳运营健康发展。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特殊群体就业工作,继续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千方百计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提升对金融风险的监测识别防控能力,高度关注市场供应风险,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和各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成势,对照省委《决定》和实施方案、重大项目清单把各项工作量化、实化、细化,切实把战略部署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和工作实效。

省委财经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有关省领导,省直有关部门、部分中央在川单位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川报观察记者 张守帅)

编辑:陈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