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6大领域36个项目 荣县融入成渝“双圈”第一号《项目清单》出炉

2020-06-05 19:13 荣县融媒

0

分享

近期气温一路攀高,而荣县抢抓先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热情,比当下的温度更高。荣县时不我待,迅速进入角色,以“六个一”举措为抓手,不到一个月第一批《荣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协作项目清单》日前就新鲜出炉了。6月5日,荣县发改局局长虞芳介绍,该《项目清单》共包含6大领域共36个项目,其中:交通项目6个,农业项目8个,工业项目4个,文旅项目11个,商贸物流项目5个,公共服务和综合平台建设项目2个。

催生一个高规格责任明的班子。5月8日,荣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任顾问,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等县领导任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镇(包括经开区、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的重大部署;研究制定全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工作方案、措施;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加快荣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工作推进有关问题。


图:县委书记韩明祝、县长郑小清率党政代表团考察荣昌区一带一路陶瓷博览中心

组建一套勤务实的工作专班。5月下旬,县委组织部正式出文,从县级相关部门和乡镇中抽调4名优秀人员、七个工作组各明确2—3名专职人员和县发改局相关人员一起组建荣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专班,专门从事荣县融入“双圈”相关工作;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保障荣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县发改局安排专门办公室,用于“双圈”办工作,并为抽调人员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进行一系列专题调研、培训和座谈。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围绕荣县如何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展专题调研,每名县领导提交调研报告,形成专题调研成果;县级相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能职责认真开展调研,对荣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邀请市发改委区域合作科科长作专题辅导,特邀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所所长莅临荣县对“十四五”规划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培训辅导;召开荣县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各界人士座谈会,广泛听取各界人士对荣县融入双城经济圈的意见和建议;县委、县政府领导与县人大代表、各界政协委员召开座谈会,围绕“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 加快建设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先进县”积极建言献策。


图:县长郑小清带队与成华区进行区域合作交流座谈

明确一个工作思路。结合荣县农产品主产区实际,明确了“主动服务双核,配套双圈”工作定位;明确“3441”的融入发展思路。即秉持“农产品主产区、资源富集区、水源保护区”三大优势,坚持“交通互联、功能互补、产业共兴、利益共享”四个原则,实施“交通汇脊连轴、农业提质扩面、工业特色发展、文旅节点打造”四个三年行动,为自贡挺起成渝南线经济走廊“脊梁”贡献力量;落实四项工作举措。交通连轴,融入成渝经济圈主干线;产业提效,融入成渝经济圈产业带;城乡提品,融入成渝经济圈城市群;服务提质,融入成渝生活圈。

出台一个工作方案。荣县自觉置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局,主动对接川渝两地部署安排,进一步厘清荣县配合市上完成的任务、主动融入的事项和县本级抓实抓落地的工作,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转化为工作机制、具体事项;县发改局起草了《荣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方案》,该《方案》包括区域协同、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开放合作、公共服务等七大领域23个方面的内容。

编制一批项目清单。编制了《荣县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协作项目清单(第一期)》。该《项目清单》共包含6大领域共36个项目,其中:提升内联外通水平的交通项目6个,提升优品优供能力的农业项目8个,带动产业配套能力的工业项目4个,打造巴蜀文化旅游重要节点的文旅项目11个,拓展成渝地区产品市场的商贸物流项目5个,公共服务和综合平台建设项目2个。下一步,荣县将以钉钉子精神一个一个与成渝地区相关区县对接落实。(特约记者 蒋兵)

编辑:陈翠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