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李桥镇三品肉兔标准化产业园已投放5000只种兔,生产生长情况良好。
5月12日上午, 自贡市三品肉兔标准化产业园内,工人们正在为5组新建的肉兔养殖大棚安装设备。负责人彭传胜查看完种兔的生产和肉兔生长情况后,又立即拨打设计公司电话,安排饲料厂的规划设计工作。
“这5个棚再有一个星期就可以投产了,紧接着就要着手饲料厂和有机肥厂的建设。”彭传胜告诉记者,去年10月项目签约以后,得到了市、县、镇各级的大力支持,各项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行业主管部门技术指导,以及金融机构的扶持,使项目建设速度远超预期。
“我们原计划是先建养殖区,后建屠宰、饲料加工、粪污处理等设施。但现在项目进度十分迅速,我们就同步建设,预计年内完成二期建设,明年之内完成三期建设。”彭传胜说,该项目采取投产建设同步实施,建完一批大棚就投放一批种兔。目前,已投放种兔5000只,每月出栏4万只肉兔。
同时,从产业园投放第一批种兔开始,对周边村民的示范带动作用就开始逐渐显现。“已经陆续带动了家庭养殖户40多户,种兔规模300只以上的就有17户。这个月我们还要向56户脱贫户免费赠送种兔,每户9只,每只年收益1000元左右。”彭传胜说。
有力的政策措施,催生浓厚的创业氛围,特别是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积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复工复产稳就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沿滩区永安镇彭石村的胡荷友就是今年刚加入返乡创业队伍中的一名“新兵”。
“腊月间投放的虾苗,到3月底就被钓完了,马上又投放了1500斤种虾。上山的果树也种下了一些,过两天又要送来一批大黄桃和荔枝的苗子。”胡荷友介绍,今年1月,他返乡创业创办一家家庭农场,流转土地50多亩,发展小龙虾养殖20亩,水果种植20多亩。截至目前,仅小龙虾垂钓一项,就为他创收4万元。乡村旅游业的良好前景,更加坚定了他创业信心。5月初,胡荷友又流转了40多亩土地,扩大规模。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防输入的严峻形势,我市将发展壮大“农民工经济”作为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提振经济社会发展信心的重要内容。2月下旬,我市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意见》,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我市和各区县分别设立返乡创业扶持资金,资金总规模保持在年度1亿元以上,主要用于返乡企业产业扶持、奖励补贴、创业平台建设、贷款担保及贴息等。同时,加大返乡创业激励,明确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实际投资额在 5000万元及以上的二、三产业项目,实际投资额在2500万元及以上的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和实际投资额在 1000 万元及以上的现代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项目,享受我市“重大招商引资25条”等扶持政策。对返乡创新创业优秀人才和团队符合“盐都人才新政策”相关认定条件的,最高给予2000万元的综合资助。
据统计,仅今年前4个月,全市发放创业补贴86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802万元;新增返乡创业803人,实现产值2014万元,带动就业2240人。(记者 曾鹏程)
编辑:马莉莎
责任编辑:钟小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