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龙镇山水秀丽,田广水美,尤以稻田养鱼等特色种植养殖远近闻名。特别是近10年来,全镇先后连片栽种的13000多亩优质柑橘挂果采收,逐步显现出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生态经济效益,逐步从传统农业镇向农旅生态镇转型,逐步向全镇6万群众美丽幸福新梦想迈进。
6月27日上午,记者从成自泸赤高速东湖出口经迎宾大道,转经省道305线(国道G348)驶向骑龙镇。这段5公里省道两旁,川南城际铁路建设工地、马耳桥农民集中安置区、食品工业园区映入眼帘。骑龙镇到底有怎样的变化?记者充满了好奇。
骑龙镇街道干净整洁,商味浓,餐馆香,新鲜瓜果水灵嫩气。镇中心小学大门口像城里学校一样,爷爷奶奶们伸颈等候,爸爸妈妈们骑摩托车接。2018年10月,镇政府斥资800多万元,在党群服务中心旁,新建了文化广场和能停100多辆汽车的停车场。雨后来广场健身的居民说:“我们的汽车、摩托车有停车场了,大家很自觉,文明停放,赶场天的街道交通更顺畅了。”
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芭蕉村有鲜活样板。芭蕉村面积2平方公里多,有村民2018人,现打造为人居环境示范段。6月26日,富顺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就在这里召开。过去,芭蕉村道路泥泞、农房破败、产业不优。镇党委以美丽乡村行动为抓手,按每公里15万元补助,发动沿途3公里的居住群众参与除杂草、拆违建、治乱贴、美环境投劳,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记者在村核心区看到,宽阔的水泥路旁,立起了太阳能路灯杆,栽种了紫薇、桂花,及绵延盛开的三角梅。一座座农民自建的2层小楼前,摆着红叶石楠等花卉,栅栏围起的小菜园种植自家吃的包谷、豇豆、瓜椒。村文化广场有配发的健身器,3组村民林明友趁午饭前空当来耍一盘。他说,健身器材才安一个多月,本组和其他组的村民每天都要到这里锻炼健身。晚饭后,大家摆龙门阵,一起跳坝坝舞,听干部说事情。“我们这个田坝头的‘乡村俱乐部’,硬是把隔得很远的柑坳社区村民都‘逗过来了’。现在,娃儿喊我到市区里去住我都不去了。”林明友说。
乡村振兴,产业必兴。记者在食品工业园看到,调味食品公司在运出“富顺豆花蘸水”,洛源食品有限公司在生产桔橙汁和各种当季饮料。“乡镇不仅要美丽生态,农民的腰包还要鼓起来,能在家门口挣钱,才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镇党委书记周维春感叹,以前,年轻的村民都外出去务工,钱虽然挣了,但留在家的老人赡养、小孩教育等问题逐渐显现,因此,鼓励大家回乡创业发展。现在,全镇政策回引、情感回引势头比较好。
曾在成都建筑工地做“夹泥匠”多年的邓学良也选择了回乡,就近在离家仅5分钟步程的洛源食品有限公司当一名搬运工。他说,每月两三千元的工资,和在外面打工的工资差不多,但是吃住在家,能照顾妻儿老小,这份工资的“含金量”更高。
靠边界最近的延庆村与隆昌市响石镇仅一田之隔。今年48岁的15组村民陈帮兴是两个孩子的爹,长期在浙江皮衣厂打工。为了管好娃儿,他去年9月辞工回家养起了龙虾。今年春节期间,上市的生态小龙虾卖到了每公斤30元。初尝甜头后,陈帮兴再次流转土地60多亩。“不久前放了2000多斤虾苗,下个月就可以捞起来卖了。”他告诉记者,“一年能卖10000多斤龙虾,收入二三十万元没得问题。在外地打工时,下班就睡觉,不睡时就打牌,哪里像现在从早忙到晚……”陈帮兴很感慨。
像邓学良、陈帮兴等有返乡创业或务工想法的人很多。村民聂红义从昆明回来,流转300亩土地种柑橘,村民王定平准备将成都服装批发生意搬到骑龙来……为此,骑龙镇出台创业信贷贴息试点方案,为返乡创新创业和退伍军人信贷贴息50%,助推镇域经济发展,加快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骑龙镇兴师重教,基础教育有亮点。记者在政府办看到,2019年,初中毕业班在富顺一中、二中、衡川中学自主招生考试中被录取26人,中考上线158人,中职任务已经完成了205.5%。镇综合办介绍,连续多年,骑龙镇中考成绩进入全县五强乡镇之列。镇里的学校长期吸引隆昌市响石镇的学生就学。(自贡网 记者 叶艳 李小华 罗祥瑞)
编辑:黄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