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绘就全域全景旅游新画卷——自贡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综述

2018-08-19 23:26 自贡网

0

分享

自贡网讯(记者 周嘉)8月9日晚,2018自贡国际恐龙灯光节在千年盐都上演。这场以“探秘恐龙·玩味自贡”为主题的旅游盛事,不仅吸引众多本地市民参与其中,还吸引了来自加拿大、泰国、韩国、日本等国的国际友人,以及成都市、防城港市、内江市、巴中市、乐山市等地大批游客。

“恐龙”携手“灯光”,不仅让外来者交口称赞,就连本地市民都感到新鲜和兴奋。“真是太震撼了!”灯光秀、烟火秀、人屏互动舞蹈,引得观众连连惊叹。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近年来,自贡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深度挖掘不可复制的盐、龙、灯文化资源,突破性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

自贡素有“千年盐都、中国灯城、恐龙之乡”的美誉。亿万年的恐龙遗址、两千年的井盐文化、八百年的彩灯历史,构成了不可复制的地域文化资源。

“彩灯之城”是第一张名片。去年1月,自贡灯会升级为“环球灯会”:未来5年内,自贡将在国内外100个城市举办至少100场次灯会。今年春节举行的第24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接待中外观灯游客173.8万人次,灯会总收入达7018万元。

“龙之乡”是第二张名片。今年7月,自贡恐龙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联合举办“称霸侏罗纪——我是一只威猛的恐龙”特展,仅开展前两日就接待游客4.6万余人。

“盐之都”是第三张名片。2月10日,首届世界盐都嘉年华暨老盐场1957盛装开园,20天的活动共吸引7万余人前往参观。

三张不可复制的国际旅游名片带来的是极大的“乘数效应”。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自贡实现旅游收入230余亿元、接待游客2400余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约15%、13%,形成了自贡辐射川南“一小时”旅游圈。

依托不可复制的“盐龙灯”文化名片,着力城市新区、旧城老区、文旅景区“三区同建”,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文旅融合项目正加速推进自贡“蝶变”。

今年,自贡文旅公司与深圳华强方特集团共同投资打造,项目总投资31亿元的自贡恐龙文化科技产业园已开工建设。该项目将把自贡的恐龙文化与大型高科技现代主题公园相结合,预计2019年建成后,每年游客接待量将超300万人次,实现自贡多年来“让恐龙活起来”的文化旅游梦想。

3月30日,我市与华侨城合作共建的中华彩灯大世界正式开工,计划总投资275亿元,其中彩灯主题公园投资3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带动就业超1万人次,极大地促进自贡彩灯产业转型发展,为我市打造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奠定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大安梦幻海螺湾一期项目、贡井花香田园二期项目、荣县板桥农耕体验度假区等项目相继开工。

以这些独特而又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为基础,自贡正在进行全新的旅游布局,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

按照“全域化、一体化、标准化、生态化、景区化”原则,编制《自贡市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推进旅游与农业、文化、交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继续实施厕所革命,加强旅游住宿设施建设,打造一批中、高档旅游星级饭店,力推旅游集散中心落成,开通国家4A级景区旅游专线,努力提升市民休闲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打造全域全景旅游。

推动方特恐龙王国、中华彩灯大世界、国际井盐文化博览园等重大文旅项目落地建设,加快盐卤浴二期、吴玉章故里·漫画小镇等项目建设。建成卧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富顺文庙西湖旅游区、飞龙峡景区整体开发项目、江姐故居红色旅游等一批旅游项目,通过项目打造,形成以盐、龙、灯文化旅游产品为龙头,佛儒文化、红色文化、低空旅游产品为补充的旅游产品体系。

打造一批线路。以“盐、龙、灯、盐帮美食”拳头旅游产品为核心,推出自贡文化体验互动旅游精品线路。围绕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方特恐龙王国、海汤神泉盐卤浴等主要旅游产品,分步适时推出旅游线路。围绕佛儒文化、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打造以荣县大佛、吴玉章故里·漫画小镇、富顺文庙、江姐故里等主要文化旅游产品为主的旅游线路。突出休闲特色农业、乡村度假、康体养生等类别,重点打造飞龙峡、江姐故里、青山岭·天池湖等景区及仙市镇、赵化镇、艾叶镇等古镇乡村度假类产品,形成一批乡村旅游线路。

自贡全域全景旅游新画卷已经绘就。按照规划目标,到2020年,将旅游业建设成为自贡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基本建成独具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编辑:范秦龙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