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讯(记者 曹湘黔)5日,记者来到贡井区桥头镇增产村4组,贫困户侯学高的儿子正在猪场喂猪,妻子在移栽包谷秧。“2015年我在建筑工地打工致残后,镇村干部不仅帮我落实了低保和残疾人生活补贴,还量身定制了脱贫计划,协调土地1.5亩,补助产业发展资金2000元,扶贫贴息贷款4万元,建起了600多平方米养殖场。去年饲养母猪13头,出栏肥猪150头,养殖小牛4头,实现销售收入30余万元,纯利润5万多元。今年母猪规模达到了20头,预计能出栏肥猪250头以上。另外,还种了4亩水稻、5亩玉米、6亩牧草,力争年纯收入8万元以上,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侯学高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
“扶贫攻坚贵在‘精、准、实’。”镇党委书记刘行军告诉记者,为确保2017年全镇234户贫困户、671人脱贫“摘帽”,镇党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核心作用,聚焦聚力脱贫攻坚,务实采取“五项制度”,全体驻村帮扶干部当好贫困群众“心理咨询师”,练就一身“绣花”功夫,帮助找准“穷根”“穷因”,实施精准帮扶,引导贫困户奋发图强,全力增收脱贫。
“五项制度”为:指导帮扶制度,镇党委确定镇、村、组三级帮扶责任人各1名共3人组成1个帮扶小组,对每户贫困户开展“定人、定责、定户”帮扶,协调解决贫困户的困难和问题;协办代理制度,当好“护工”,对全镇234名老、弱、病、残及行动不便的贫困群众涉及生产、生活、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需要办理的事项采取领办、协办、代办等方式,帮助解决贫困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例会报告制度,镇党委每半月召开一次例会,研究解决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痕迹管理制度,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台账,详细记录干部入户具体帮扶情况并双方签字,倒逼帮扶机制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督查考核制度,将帮扶工作纳入年终目标绩效考核,督促其把帮扶工作做精、做细、做实。
“扶贫攻坚的核心是贫困户的生活条件改善没有,有无稳定的收入来源。”刘行军对记者说,2017年是扶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全镇上下一条心,结合乐自高速公路桥头连接线及S309改道、金土地工程、永顺石房-建设中心道路硬化工程、团结村2.4公里道路建设等项目,积极改善农村特别是相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夯实生产发展条件。结合全镇情况,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现代农业(水稻、油茶种植)、健康水产养殖、小农水、连片扶贫等项目为载体,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盘活现有资源,发展壮大金鑫玛钢、红茅烧酒业等现有企业规模,带动贫困户就业增加务工收入;充分发挥渔业专业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带动20户贫困户发展水产养殖;以桥头土鸡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带动40户贫困户发展林下土鸡1200余只;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鼓励贫困户适度流转土地,获取稳定的租金收入,确保到2017年底实现全镇人均收入全部跨越既定贫困线,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周童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