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
搜索

自贡把全方位开放合作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路径——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步伐越迈越快

2017-01-06 00:59 自贡网

0

分享

□ 杨国庆 秦勇 记者 廖蓝蕾

2016年12月30日,市政府与省国资委在成都举行项目对接暨签约仪式,签约合作项目38个,总投资1370亿元。

去年,全市到位市外项目资金690亿元,同比增长34.7%,东锅、华西能源等企业海外市场不断拓展,新签产品订单10亿美元……短短一年时间,我市招商引资从全省唯一负增长,“逆袭”成为开放合作的排头兵。

这得益于我市坚持把全方位开放合作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路径,将招大引强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一号工程”,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发展。

放开:最强阵容挂帅 紧抓大项目

1月1日,大安区和平乡永田村塔吊林立,一派繁忙景象。这里将崛起一座东部新城。东部新城于2016年上半年全面启动,其中,仅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总投资就超过40亿元,是我市目前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几十公里外,贡井区成佳镇的凤鸣通用机场建设项目现场,百余台工程车来回穿梭,项目部分主体工程接近尾声。以通用机场撬动航空与燃机产业,打造通用航空区域枢纽、国家级航空装备制造基地,自贡正蓄势待发。

缘何重大项目纷纷落户我市?“窍门”在于紧抓大项目,招大引强并落子“关键棋”:成立对外开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李刚、市长刘永湘任组长,市级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市直部门单位负责人任成员,负责组织指挥、统筹推进。

去年,我市招商引资节奏不断提速:市领导带队开展投资促进活动20余次,区县、部门主要领导带队招商200余次,全市各级党政及市级部门主要领导外出招商百余天,对接企业上百家。

“去年出的差,是之前好几年出差的总和。”这是招商部门无数干部的共同感受。

节奏变快,强度变大,招商观念从“坐着等”到“敲门请”,方式从“大格局”到“小切口”,机制从“管理型”到“服务型”——变化之下,全市招商引资收效明显:去年实施市级重大项目250个,总投资2241亿元,年度投资35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0亿元以上。

我市在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合作上“内外兼修”,既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实施专业化、小分队招商,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在更大区域、更宽领域开展经贸合作交流,同时,苦练内功,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放活:精准施策 留住“金凤凰”

2016年12月28日,我市首个电子信息产业园在自贡国家高新区奠基。当天,一家集研发、销售、生产集成主板、智能手机的智能终端企业在我市正式运营。

去年9月,首批自贡组装的捷克SL600型两座轻型飞机实现首飞。从发挥国家节能环保装备示范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的传统产业优势,到电子信息、航空产业等新兴产业加快聚集,自贡建设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步伐越迈越快。

提速最大的助推器来自投资促进18字“诀”:产业成链招商、企业配套招商、平台专业招商。“诀窍”之下,深圳奥创控股集团投资80亿元的“COF载带+驱动IC”、意大利斯凯特直升机生产基地、民航飞行培训学院、恐龙王国公园、低速电动车等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

更要留住“金凤凰”,让它们茁壮成长,越来越“美丽”。我市精准施策,建立重大项目调度会、在谈项目评审会、项目推进周例会、部门协调联席会等制度,市级领导“一对一”联系重大项目“坐诊”项目难题,对重大项目分级挂牌督办、联合督办、专题督办,倒逼项目如期落地、加快推进。

精准,既聚焦“事”也瞄准“人”。我市设立招商引资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分,层层传导压力,加快项目落户达产;实行月度通报、季度结账、年度总结的考核方式,确保项目正常进度。

一手加压,一手减负,我市做足“加减法”,推动“真开放”,引导各级干部“真招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推动全方位开放上来,如期兑现目标。

一年来,我市165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五证合一”行政审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端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政职能改革、投融资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等“硬菜”,取消、停征和减免涉及的收费项目129个,行政审批提速达81.3%,实现了“项目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转变。

作为不沿江不靠海的内陆城市,我市正迎来新的交通格局:川南城际铁路加快建设,这意味着我市将有高铁直达成都、宜宾,曾经的“交通边缘”将成为“交通枢纽”。放开放活的优势更加明显,自贡这座老工业城市振兴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

编辑:范秦龙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