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成的增减挂钩农民居住小区
正在建设中的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
10月12日上午,沿滩区富全镇代寺村7组贫困户袁家海推着残疾妻子到镇上赶场回来,顺便到村贫困户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看看即将竣工的新房,心里无比高兴。“我老婆是重度残疾人,原来两间半砖木结构的瓦房破烂不堪,刮风下雨到处都漏水。今年政府补贴资金用老房子置换了1套90平方米的新房,以后再也不担心刮风下雨了。另外,政府还安排我公益岗位1个,每月补助300元,加上老婆的残疾人生活补贴及2个人的农村低保,每月有固定收入740元,加上种的粮食和饲养的小家禽畜,今年底脱贫没问题。”袁家海满脸喜悦地对记者说。
“农村贫困户的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扶贫攻坚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因人而异、因户施策。”镇党委书记张成兴告诉记者,富全镇地处远郊,有2个贫困村,2014年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587户1844人。为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镇党委政府提出了“政策兜底+产业扶持+易地搬迁”的战略部署,将农村聚居点按社区化的宜居小区建设及配套培育特色乡村产业相互融合,同步实现了群众就地安置、项目功能互补、产业效应叠加的新型农村城镇化格局。首先在代寺村、舒安村、新房村及金兰村4个村,申报并组织实施了第一批“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及贫困户易地搬迁项目,参与农户366户,其中贫困户80户,目前第一批增减挂钩已实施完成,彻底改善了贫困户的居住条件。第二批增减挂钩和易地搬迁项目正在大罗、万场、余山、蒲殿、中堰等5个村实施,围绕打造二郎溪森林公园基础设施进行,以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形成一三产业互动的新型农村风貌。同时,引进第三方实施公司进行拆除、复耕及置换,政府负责组织、管理和监督,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加快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自贡高新区以每亩20万的价格使用富全镇1200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总金额达2.4亿元。富全镇就此成为全市第一个开展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市域流转改革的乡镇。
“易地搬迁扶贫关键是要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张成兴对记者说,党委政府积极探索采取安居、生产、就业“三统筹”。为了让贫困户通过自力更生解决自身贫困问题,镇村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利用好政府的基础配套,发展好自身产业。目前在政府、村组的帮助下,贫困户中已发展蛋鸡养殖5户,生猪养殖5户,龙虾养殖3户,砂仁种植200亩,葡萄种植80亩,蔬菜种植60亩。利用项目建设用工为有劳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在项目实施阶段优先支持贫困户参与土地平整、沟渠疏浚等小型工程,直接增加贫困户务工收入。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再就业等“培训工程”,确保每户贫困户最少有一人掌握1—2项职业技能或农村实用技术。通过有序引导已有8户贫困户成功发展产业。实施产权入股、园区务工、经商开店、互助合作、提供公益性岗位“五个帮扶”,确保每个贫困户有1个以上增收致富项目。(记者 曹湘黔)
编辑:周童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