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讯(记者 罗乐)近日,位于自流井区郭街火井沱社区顺龙坝地块的安置房项目建设现场,工人师傅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小区的水电气安装和园林绿化工作。预计今年4月下旬,1248套房屋即可交付使用。
顺龙坝的“变身”只是自流井区推进全域城镇化的一个缩影。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东兴寺、西山路、光凤片区等地块房屋征收基本完成,开工建设安置房109万平方米,中华路西段、骑坳井、滨河小区侧等地块完成房屋征收前期准备……“棚改”成为街谈巷议的热词。
以棚户区改造为契机,推动旧城复兴,实现传统商贸提档升级,自流井区的城市化进程在打破瓶颈、全面突围的过程中踏浪而行,发展动能实现了由“原地摸高”向“蓄势起跳”的根本性转变。
全域城镇化,产业是核心,基建必先行。乘着发展战略调整的“春风”,“十二五”期间,自流井区“三中心一轴线三片区”的全域发展架构形成,产业承载空间拓展到85平方公里,增长近20倍,成功实现了发展空间由点向面的全域拓展。覆盖城镇、村庄、产业和聚居区的全域规划体系编制完成,各区域发展定位清晰、方向明确。
五年来,该区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350亿元,是“十一五”期末的6倍多,发展格局体现出由“点线突破”向“全域拓展”的根本性转变。在城市,普润电商博览城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传统工业成功向现代物流转型。丹阳大道、火车南站二货场等一批关乎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一举奠定了全市综合物流中心地位。
通过争取乐自高速开设舒坪出口、规划建设旅游快速通道等系列举措,使自流井迅速摆脱“边缘化”危险,跻身自贡发展“最前沿”,一举成为了自贡城市发展的南部窗口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团。内联外畅的交通路网基本形成,能源供给、通讯管网等配套设施整体提升,基础带动效应实现质的飞跃。
在农村,“主题建镇”正在勾画最美蓝图。仲权、荣边特色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全国首个深化增减挂钩改革试点项目和全省首个整乡增减挂钩项目精准落地,一批省级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和村庄点缀乡野,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体系正在茁壮成长。
近水楼台先得月。凭借着与主城区空间距离上的先天优势,自流井区一心执著于走休闲旅游之路,如今终得“善果”:狸狐洞水库、旅游快速通道、文化产业园等核心工程推进得力,基础配套和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散小弱差”的传统旅游逐步向集康疗养生、休闲度假、运动娱乐为一体的现代旅游转型,特色各异、功能互补的大旅游格局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正在自流井区的沃野良田上持续发酵:荣舒路建成通车,农漆路路基完工,仲权、荣边城市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竣工,“宽带乡村”工程实现全覆盖,“五小”水利、金土地工程加快推进,城乡发展条件持续改善。
自流井区在全域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因为有了产业内核,因而增添了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不需要外出打工就能够找到增收的渠道,也有越来越多的城里人瞧见了土地上的商机,为这里源源不断地注入发展资本。而在政策方面,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也在加大,财力、人力、物力正在向农村延伸。
归根结底,自流井区的全域城镇化概念,就是在该区全域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因此,要做好“产城融合”这篇大文章,就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全力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城镇承载力,整体推进全区域、全领域新型城镇化进程。
进入“十三五”,自流井区战略重点清晰:无论何时,基础建设摆在影响全局的关键地位。
未来,该区将全力推动大件路、火车南站三货场建成投用,建立公铁联运、水陆联运基础,构建通江达海大通道,形成成本低廉、通畅快捷的枢纽优势。抢抓S305省道改造提升契机,融入自贡城市经济圈,加速产业新城与主城区融合发展,高标准推进产业新城建设,实现新城资源价值重大提升。充分借力光凤路、西山路、东兴寺路、东兴寺大桥等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实现旧城复兴基础重大跨越。加速推进旅游快速通道建设,着力构建贯通三中心、三片区的区域发展主动脉,实现全域发展条件根本突破。同步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搭建全域发展新平台,实现发展环境快速跨越,根本改善产业升级与全域发展条件。
编辑:zhangchi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