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还我河山》演出
自贡网讯(记者 陈莉媛 摄影 周航宇)当2015年的时针慢慢指向尾声,自贡文化的喜讯还在不断传来——近日,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评选结果出炉,我市川剧《还我河山》、小品《宝贝》、国画《竹荫清凉好读书》、杂技《扛定车》、国画《李冰与都江堰》五项作品分别获得戏剧、曲艺、美术、杂技、特殊荣誉奖。
沉甸甸的收获,为这一年划上圆满的句号,也彰显了近年来,文化自贡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这五年,我市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自贡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并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推动着“文化自贡”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以文化人 市民共享文化成果
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我们这次的演出,提前和群众活动馆预约场地排练,才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在大安区马冲口街硬质合金厂灯光球场内,参加省首届艺术节自贡市送文化下乡基层文艺演出的沙鱼坝社区紫荆花艺术团的队员们高兴地说。
虽然她们是一支“草根”文艺队伍,但却受到了“专业级”待遇,不仅在南湖体育文化中心的群众活动馆免费排练,还有市文化馆的老师对她们的节目进行指导,“我们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排练,场馆的工作人员也为我们延时开放,服务很周到,让我们的心很暖。”队长缪梨英告诉记者。
今年起,市文广新局开展了公共文化场馆错时及延时服务,重点包括了群众文化活动馆、文化展示馆、市图书馆等,这一措施改变了公共文化场馆需求与服务时间的矛盾,找准服务“时间差”。
在市图书馆,还将改造工程与错时延时服务相结合。
市图书馆完成了多功能阅读厅、数字资源部和少儿部改造,数字图书馆实现与省图书馆并网使用。在“互联网+”时代,开通的移动图书馆,让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在增设的电子书借阅机上,首次借阅的读者扫描二维码,成功下载安装移动图书馆客户端后,便可下载图书,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非常便捷。
“错时、延时服务”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文化阵地的作用愈加明显。
放眼自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市、县(区)、乡、村四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建成,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置身这个网络,市民随时享受“文化服务”:可以到文化场馆免费借阅书籍、排练节目,可以在展览馆欣赏名家字画作品,可以在市区各大广场观看精彩的文艺演出。
以文化城 彰显城市鲜明特色
“同学们,竹子怎样编成扇子?”“用布料如何染出漂亮的颜色”……这不是学校课堂上的一节手工课,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面对着火边子牛肉、手工剪纸、龚扇、扎染等自贡的“非遗”宝贝,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自贡传统文化的魅力。
实施盐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让文化自贡的“枝叶”不断向更深、更广延伸。
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回荡着经典国学的朗朗诵读声;在自贡盐运古道上,梳理出一个个珍贵的自贡文化符号;在网上,市民足不出户即可360°全方位、无死角地游览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在川剧艺术中心和各大广场,川剧、杂技、歌舞、曲艺等经典剧目轮番上演;在自贡恐龙博物馆、盐业历史博物馆,向参观的学生们诉说着历史奇迹……城市特色文化的彰显,也让盐都这座城市的精神得以提炼,筑牢了全市追赶跨越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我市以“八大”活动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各领域,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动自贡十大人物”、最美家庭和好人榜评选活动。
通过组织开展自贡精神的征集、提炼活动,经过两轮征集提炼活动,从几万条表述语中精选出10条候选作品报市委审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不断推进文明城市和文明细胞创建工作,于2014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目前正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以文化力 发展软实力不断提升
11月20日,美国第四大城市休斯敦今年冬天迎来全美最大规模的“冬季梦幻彩灯展”,由自贡灯贸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公司联手打造的该灯展,是中国彩灯境外展出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投资最大、灯组设计最多、展会项目最丰富的一次盛会,令美国观众体验到中国灯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9月,自贡彩灯文化出口企业举办灯展增长260%,创汇增长117.6%,办展场次和创汇金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量。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一带一路”战略“251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自贡彩灯文化对外合作作为“1+2+X”的重要内容;2家自贡彩灯企业成功入选四川“一带一路”优势企业;“新丝路灯展”进入首批50个重点项目;在明确的20个重点国家当中,彩灯企业已与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建立了长期的商业彩灯展出合作……自贡彩灯文化产业必将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实现新一轮的跨越。
充分开发利用特色文化资源,扬长避短,确定重点,错位发展,我市形成以优势文化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逐年明显增加。
以灯文化为载体的中华彩灯大世界和中国(自贡)彩灯文化产业园统一规划为中国彩灯文化博览园;以豆花文化为载体的富顺豆花文化产业园,规划面积5000亩,总投资20亿元;以佛教文化为载体的荣县大佛文化产业园,已完成投资3.6亿元;以恐龙博物馆——大山铺旅游特色街——川南音乐文化广场文化产业集聚区,以仙市古镇文化为载体的仙市百胜慢餐文化园等项目正在酝酿当中。
“文化自贡”看成效——
“三化三提升”的理念逐步形成,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的文化自贡建设;全社会文化意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普遍增强。文化共建共享的格局正在形成,文化建设的成效进一步彰显;文化细胞活力不断激发。行业文化特色日益鲜明,各行业文化建设制度不断健全、设施逐步完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工作组织体系、阵地体系、活动体系和行业标准体系“四大体系”基本形成;文化名家和文艺骨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文化名人、专业院团和协会文艺骨干积极投身到全市文化建设中,在文化建设中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编辑:张昊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