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讯(特约记者 程明)近年来,大安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新主体、新载体,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该区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持续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养大户等新型主体的扶持力度,大力引进农业业主,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较快发展趋势,发展“一村一品”行政村7个,基本形成苗木、水产、蔬菜3个农业产业化万亩示范园。截至目前,全区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4个,成功培育了盐味源、希宇园林、通达昌林业、鸳鸯水产4户市级龙头企业,培育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个,全区家庭农场数量增加7个。
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全区共有区级以上龙头企业20户,包括省级2户、市级13户和区级5户。截至5月,全区龙头企业带动种植面积4.7万亩,水产养殖面积9588亩,带动牲畜养殖20.3万头,禽类养殖64万只;带动农民就业4310人,促进农民户均增收3583元,同比增长28%;创建“长明”、“火边子”、“倍乐”等品牌、商标7个。
农民专合社快速发展。全区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92个,共有成员11030个,带动农户61098人。其中,种植业36个、养殖业43个、加工运输仓储业1个、服务类11个、联合社1个。农民专合社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民自我组织化程度,大幅度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全区农民专合社已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9个,争取中央、省级财政支持100万元,发展种养殖基地面积15.9万亩,2014年实现总收入5.3亿元。该区现有经营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合作社40个,1000万元以上的14个,成员户均纯收入16045元,带动农民户均增收5032元。
家庭农场稳步发展。全区符合基本要求的家庭农场40个,果蔬种植13个、粮油种植3个、水产养殖9个、生猪养殖3个、肉牛养殖3个、肉兔养殖2个、家禽养殖9个,其中种养结合2个,分布在团结镇、大山铺镇、何市镇、三多寨镇等产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家庭农场注重突出产品特色,开展农产品品牌建设,目前,全区完成生姜、萝卜等8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成大山铺镇水果基地等2个无公害基地。
编辑:danni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