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网(记者 张才 尤洋 摄影 叶卫东)“一个被汽车绑架的城市,一个出不来进不去的围城。”岁末,限牌、限购、限行——三限齐下,北京交通治堵新政出台;上海、广州、重庆等城市考虑收取拥堵费。
据交警部门统计,近两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呈迅猛增长态势。2010年一年,我市的机动车同比增长21.80%,超过了全省和全国的机动车年平均增长率水平。截至去年年底,我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高达262688辆。看着从富台山隧道延伸至十字口大桥桥头长长的车龙,不少市民或许开始思考,“被限车”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
富台山隧道成“雷区”
2010年12月31日下午5时30分,出租车已经在隧道内折腾了整整5分钟,司机老邓不断地变换车道,但前方洞口那半圆形的光亮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大。汽车排出的尾气钻进车内,喇叭声响成一片。车上的乘客也开始变得烦躁起来:“早晓得走马吃水了!”
这个时间段,从汇东到光大街选择打的出行的市民,“走马吃水”成了一个选择,尽管会因此多花几块钱。而出租车司机更是强烈建议,不然他们就有可能毫不客气地“拒载”。
好不容易从隧道出来,透过挡风玻璃望去,十字口大桥上的汽车仍然满满当当。到了桥头,车流被分成两股,直行走自由路到东方广场、五星街,或者是左转经过解放路往同兴路、光大街。
“路窄!车多!”老邓提醒记者:“你有没有数过这个时候有好多路公交车从这里过?本来自由路只有两条车道,车一多,再加上一辆接一辆的公交车要靠站就堵起了。”同时,老邓认为“左转”也是造成堵车的另一个原因:“一左转,两头的车就走不了,应该取消左转。到光大街的车直行从同兴路绕,或者是右转在‘牧羊女’打调走滨河路。”
新桥常发生“肠梗阻”
上下班高峰期哪里最堵?开了13年出租车的老邓脱口而出“光大街”,其中新桥就是肠梗阻。
下午5时45分,从滨江路、解放路、同兴路三个方向行驶而来的车辆源源不断地向新桥涌来,路口的红绿灯早就成了摆设,左转、直行、横穿,车辆在路口纠结,谁也不愿退让,于是谁都走不了。造成的后果是光大街的长龙无止境地延长。
“路修好(光大街道路改造)后,没跑几天就开始堵。”老邓分析:路口(新桥桥头)没有红绿灯,交通混乱,包括允许车辆左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光大街宽敞的四车道,到新桥就成了两车道。“梗起了!”老邓说:“要么修桥(拓宽桥面),要么分流。”让他不解的是,从同兴路通往郭家坳再经北环路到贡井的路为什么一直不通,“桥(火井沱大桥)都修好两年多了!”
开车的乘车的都“添堵”
下午5时30分到6时30分(遇到节假日还会前后顺延),不论是檀木林街还是东方广场、五星店,车辆均行驶缓慢。偶尔发生的一起小小挨擦,如果再加上两位一定要争个输赢的司机,一定会让“天下大乱”。
“小事故自己用手机照个相就散了。”在成都开过两年出租的老邓显然很认同大城市里的“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
“你们堵的是时间,我们(出租车司机)堵的是钱。”老邓告诉记者,每天(节假日除外)的下午5时到7时是出租车司机一天里的黄金时间,正常情况下(不发生堵车)一个小时能挣一百多元。“堵得凶,一天要缴的钱都挣不齐。”老邓认为治理堵车直接关系到他的收入。
住在老城区,在汇东上班的陈女士新买了一辆代步QQ车,对于频发的堵车她心里很不爽:“以前坐公交车上下班的时候,看到外头开车(私家车)的面无表情的样子很羡慕。现在自己有车了比以前坐车也快不了多少,费用还高,觉得不划算。”
“水涯居大桥通了,簸米湾就堵得少了!土地坡的路修好了,马吃水就轻松了!”不少接受过记者采访的市民认为解决堵车的办法就要拓宽现有路面或者是多修路,甚至有市民提出自贡应该多发展高架桥,也有人直指交通管理落后。昨日上午,记者采访了自贡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秩序科科长付晓。
直接原因:机动车数量激增
“交通拥堵问题是从去年9月开始凸显的。”付晓介绍,交通拥堵主要路段包括:光大街至新桥、十字口至自由路、解放桥至檀木林塘坎上路口、五星街至东方广场路口4条线,早、晚高峰期最为明显。为此,由市公安交警支队牵头召开了“城区交通拥堵和疏导工作会”,认真分析交通拥堵结症,制定有效措施达到疏堵保畅的目的。
“机动车数量的激增是最根本原因。” 据交警部门统计,近两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呈迅猛增长态势。2010年一年,我市的机动车同比增长21.80%,超过了全省和全国的机动车年平均增长率水平,“就在这一年,全市净增4.7万辆机动车。截至去年年底,我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高达262688辆。”
其次入冬以后,气温下降和天气的变化改变了市民的出行方式。“走路的、骑摩托车的少了;开车的,坐车的多了。” 付晓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类车辆出行率提高,加之岁末年初,外地返乡车辆增加,都导致了车流量增长。
重要因素:交通设施配套不全
“老城区没有红绿灯。” 付晓的话让记者感到惊讶。“新桥的(红绿灯)有几年都没亮了。”他表示一是缺乏维修,二是在新桥没有拓宽、车辆没有分流的情况下,红绿灯的使用事实上起不到多大作用。
付晓认为加强硬件的投入,启动智能交通安全系统的建设,为公安交警的疏堵保畅工作提供实时路面监控和路况信息,实施科学调控、疏导车流也很重要。在道路的改造上,交警支队曾提交一份建议:实施人车分离,例如,在五星街、光大街等路段安装人行护栏,约束行人的交通参与行为,提高车辆通行率。增设道路中心隔离,减少车辆冲突,例如,在檀木林、自由路、光大街道路中心安装隔离栏,防止车辆随意调头、压线、越线行为。
建议:实施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
付晓表示,原则上未涉及伤人的交通事故,由现场执勤民警责令双方驾驶员立即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段,自行协商解决。对拒不撤出事故现场的,进行摄像取证,采取清障车拖曳,并依法从重处罚。
“但目前面临的问题,发生小的挨擦后司机一般都只打电话给保险公司而不通知交警,等我们接到信息赶到现场时,已经发生拥堵情况。” 付晓称,机动车驾驶员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意识还有待提高。
上下班高峰时段,人海战术治“堵”
记者了解到,“堵车”问题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曾多次组织专家研讨解决办法。“但目前的措施还是老办法,用人海战术。” 付晓表示,上下班高峰时段,自流井交警大队几乎所有警力全部上路执勤,指挥疏导交通。重点安排秩序中队负责主要路口,快速处理堵源;特勤中队负责巡逻管控。对辖区重要路口,由现场执勤民警根据交通流的实时变化情况,采取灵活机动的临时管理措施。例如:设置反光锥桶实施临时禁左、安放移动式交通信号灯,民警手势指挥等方式,予以疏导和分流。
编辑:舒旭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