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的关键是人体摄入的能量小于消耗量,使能量“入不敷出”。不吃晚饭确实能直接减少一餐的能量摄入,短期内可能看到体重下降,但这种方式存在明显弊端。在控制食量的同时,保持每日三餐规律进食,更有利于维持胃肠道的正常节律、稳定肠道菌群平衡、保持血糖平稳。 如果不吃晚饭,会导致空腹时间过长,不仅会使下一餐的饥饿感更强,容易过量进食,部分人群还可能在夜间出现低血糖反应。因此,减重期间的晚餐宜少量、清淡、易消化
2025-09-16 11:14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自贡融媒记者 罗乐 连日来,为开展好2025年“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自贡市红十字系统创新推出“急救地摊”公益系列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形式向市民普及急救知识,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本次活动覆盖自贡城乡多个区域,引发热烈反响。9月12日至13日,富顺县红十字会、贡井区红十字会、荣县红十字会接力开展急救地摊公益活动,将急救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9月13日至14日,自贡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先后走
2025-09-16 10:28
自贡网对于现代人来说,咖啡已经逐渐成了流行饮品,更是很多上班族每日必备的“续命神器”。 目前有很多研究提到常喝咖啡对健康有益,比如能提神醒脑、缓解疲劳、预防 2 型糖尿病、预防某些癌症等。最近苏州大学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显示:饮用咖啡竟可抵消久坐带来的危害——每天久坐时长≥6 小时且不喝咖啡者的死亡风险是每天坐<6 小时且喝咖啡者的 1.58 倍;不喝咖啡的人群里,久坐时间越长,全因死亡风险越高。 即便如
2025-09-16 09:27
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一组数据显示,市场上酱油产品标注“零添加”字样的超过400种。“零添加”到底是什么都没添加,还是没有添加特定物质?食品标签新国标发布近半年,目前酱油产品整体质量如何?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的国家标准,明确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强调。 新国标将于2027年3月16日正式实施,给企业设置了2年过渡期。 酱油抽检超10万批次 合格率稳定在99
2025-09-16 09:20
央视新闻客户端你是不是也这样:每天盯着手机计步,以为步数达标就是健康赢家?真相可能让你惊讶——只需稍微调整走路姿势,就能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养生效果,不管什么年龄开始都不晚! 走路加个“小动作” 能让膝盖用得更久 一项今年8月发表的研究发现,调整走路姿势,走路时稍微“拐”一下脚(脚向内或向外偏5—10度),就能有效减轻膝盖疼痛、延缓膝关节损伤,并可能延缓骨关节炎进展。 研究指出,骨关节炎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目
2025-09-16 08:44
央视新闻近期,人体新陈代谢相关消息登上热搜,#低能量状态可能是代谢求救信号##5个习惯提升身体代谢#。 你可能也会有这种情况,刚睡醒就觉得累、身体沉重、大脑反应变慢、经常提不起精神、吃饭不规律、更爱“垃圾食品”,这种“低能量”表现可能是代谢变差了。 怎样高效提升新陈代谢水平? 这份健康指南帮助大家找到最佳状态。
2025-09-15 15:52
央视新闻近日,一种名为“白发针”的疗法在社交媒体迅速蹿红,不少年轻人希望“打一针就能让白发重返乌黑”。 值得注意的是,“白发针”并不是专业医学术语。9月11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主任蔡玲玲接受红星资本局的采访时称,“白发针”主要成分是腺苷钴胺,是维生素B12的一种活性形式。从医学上讲,“白发针”的说法并不科学,甚至有误导性。 “白发针”出圈背后,究竟是医疗领域的新突破,还是流量催生的又一场概念炒
2025-09-15 15:03
成都商报经过一夏天的苦练,好不容易见到的一点肌肉,会随着停止运动而“秒变”肥膘吗?肌肉长得越多,脂肪囤积越多?这种担心有点多余,因为肌肉和脂肪本身就是两种物质,并不能相互转化。最新一期“科学”流言榜揭晓,将近期热门的健康流言“一网打尽”,快来看看你被忽悠了没?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流言 没籽西
2025-09-15 15:02
北京青年报自贡融媒记者 池莉 9月15日,记者从自流井区医保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区通过打造村医服务点、延伸药店服务线、扩大监管服务面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医保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医保报销“村村通”和药品全程可追溯。在村医服务点建设方面,自流井区已指导40个村医工作站全覆盖开通医保专网,并组织业务培训,进一步普及医保报销服务端口。今年以来,村医工作站累计为村民提供医保报销服务1200余人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
2025-09-15 11:21
自贡网板蓝根能预防感冒吗?(杏林寻宝) 换季了,感冒的人逐渐多了起来,这时人们经常想起板蓝根。那么,板蓝根能否预防感冒? 板蓝根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来自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在传统中医中被归类为“清热解毒”药,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热证。其性寒,味苦,传统上认为对“热毒”症状(如发热、咽痛)有一定缓解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板蓝根一方面具有抗病毒与抗菌作用:部分实验
2025-09-15 09:04
人民日报海外版“姐妹们,我连着喝了一周‘无糖’奶茶,竟然胖了两斤。” “你醒醒啊!你喝的‘无糖’奶茶里可能加了植脂末,能量比糖还高呢!” “啊?原来都是套路!想要减重怎么这么难?” 减重路上,姐妹们的疑问特别多,节食太痛苦,运动难坚持,怎么办呢?别担心,医学营养减重有妙招。 “健康食品”可能并不健康 1.“低脂”不代表低能量。 脂肪的能量密度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低脂食品就一定是低能量的。 为了
2025-09-15 08:57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吃饱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找个地方坐一坐,或者在沙发、床上随便一瘫。这样身体看似轻松,内部却像在坐过山车:饭后一坐不动,血糖几乎是直线上升,血脂也在悄悄爬坡。 别慌!其实只要一个小动作,就能改善健康问题:吃完饭,去散散步。 温馨提示: 如果吃特别撑,或者有严重消化系统疾病、餐后容易低血压的人,不建议餐后立刻散步,容易导致胃部不适或头晕摔倒。 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很高,用餐后别着急做剧烈运动,
2025-09-15 08:22
央视新闻客户端对心脏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AED,最大可能挽救生命。 心肺复苏,简称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当患者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时,通过人工方式(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为其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提供最低限度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以维持生命,直到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或医疗救援到来。 胸外按压要点,将手掌根放在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双手十指相扣,上方手指翘起,手臂伸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按压深度5
2025-09-14 10:36
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网消息:生活中,意外往往突如其来,在专业医护人员无法及时抵达现场的时候,患者身边人的急救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命的长度。学习急救知识,不仅是对自身生命的保障,更是成为他人生命守护者的关键。 抢救心脑急症 延迟1分钟生存率降10%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脑卒中患者超1300万。抢救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下降10%,因此,及时有效的救助是至关重要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内科
2025-09-14 10:30
央视网看似坚不可摧的骨骼,其实每天都在默默进行新陈代谢。当骨骼流失速度悄悄超过重建速度时,骨质疏松就盯上了我们,直到某天轻微滑倒就导致骨折,才惊觉为时已晚。 研究表明,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在20%以上。以下5种日常表现是骨骼脆化的明确信号,越早发现,越能有效干预。立即行动,守护骨骼健康! 01 信号一 莫名腰背痛,甚至身高“缩水” 这是骨质疏松最普遍且最易被忽视的早期信号。如果你长期感到腰部或背部弥漫
2025-09-14 08:15
央视新闻客户端过敏性鼻炎如果不接受规律治疗,容易发展成过敏性哮喘。由于鼻腔和气管相连,鼻部过敏症状如果未得到积极治疗和及时控制,不仅可能引发鼻窦炎、中耳炎等局部并发症,还会向下累及咽喉部,诱发过敏性咳嗽。 当病情进一步向下蔓延,累及气管与支气管,导致反复咳嗽或伴随胸闷症状,这在临床上被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而若出现明显喘憋、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等表现时,则意味着疾病可能已经进展为典型哮喘。 因此,规范治疗过敏性鼻
2025-09-12 23:59
健康中国雷雨天气后,多地雷暴哮喘患者增多。什么是雷暴哮喘?哪些人容易被雷暴哮喘盯上?一起听听专家的解答。
2025-09-12 21:16
新华网央视网消息(记者/卢洋 剪辑/杨绎霏 编辑/阚纯裕):“酒店床单里发现了虫子,吓得一夜不敢睡。”最近,有网友发帖表示自己出门坐火车、住酒店时,身上被咬了一串红肿、发痒的包,还有人在床垫缝隙里发现了棕褐色的小虫子,后来确认是床虱。据了解,床虱也叫壁虱,因爬过的地方会留下难闻的臭味,又名臭虫。它们以吸食人和其他温血动物的血液为生,成虫约5—7毫米,就像苹果籽般大小。吸过血后,它们扁平、卵圆形的身体就
2025-09-12 18:27
央视网夏秋时节,蚊子不仅扰人清梦 还可能传播蚊媒疾病 应对最有效的“武器”就是 切断传播链——成蚊和蚊幼 牢记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 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 没有蚊虫 就没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 蚊媒疾病传播 在此 呼吁广大市民增强防控意识 牢牢掌握蚊媒孳生地 清理“五字诀” 定期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清除杂物 从源头上消除蚊虫孳生环境 加强个人和居家防蚊措施 避免蚊虫叮咬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 守护
2025-09-12 11:17
自贡疾控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将矿泉水瓶、饮料瓶洗干净用以储物,比如装酱油、醋等调料,大饮料瓶装米、面、粮、油等,一些人还把塑料瓶称作“厨房神器”。 然而,看起来环保节约的废物利用,却隐藏着不小的健康隐患。 不推荐重复使用饮料瓶、矿泉水瓶 生活中,塑料制品随处可见。尽管都是塑料,但它们之间其实有差别。 塑料制品上有三角箭头标志,三角中的塑料从1—7不等,代表的是它们原料树脂的规格。不同等级的塑料制品,有着
2025-09-12 07:51
央视新闻客户端Copyright © 2006-2024 WWW.ZGM.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自贡日报社 主办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1240号自贡报业大楼 电话:0813-8220769 8220773 邮箱:webmaster@zgm.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105号
涉本网站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813-8220769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
涉未成年人投诉举报电话:0813-8220770 电子邮箱:wcn@zgm.cn | 涉互联网算法推荐专项举报渠道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举报电话: 12377 | 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3-8220770 | 涉企举报专区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0813-2988060 电子邮箱:zgsscjgjyjk@163.com